冯德伦(中)在工作中。(受访者供图)
“这次我主要围绕从业篇、修养篇、成长篇等12个篇章,向年轻人讲述工匠是怎样炼成的。”9月21日,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冯德伦,正在为下周给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员工讲课准备课件。
从2010年开始,冯德伦就变成了“老师”,学生遍布行业内外,甚至还有来自重庆大学、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子,提前备课早已成为他的习惯。
在电力行业奋战37年,冯德伦从事过调度、线路、营销等多专业与部门的一线及管理工作,他精于专业,乐于传承,不断攻坚克难提升业务水准,操作零失误,在任何岗位都能做到极致。
“重庆电网的接线图我能背下来”
1985年,冯德伦刚进入公司,就从事电网调度。为了干好电网调度员工作,他花了3个月时间,跑遍全市所有的变电站,记下每一台变电设备的情况。下班后,他还常常陪其他同事加班,就为了多学一点。
“重庆电网的接线图我能背下来。”冯德伦把接线图、操作规范牢牢地装在脑子里。他说,调度员的工作格外重要,不仅维系着电网安全,更关系到员工的生命。
在自我严格要求下,18年的电网调度工作中,冯德伦实现了操作零失误。
随后,冯德伦从调度员成长为“指挥官”,但无论是抢险救灾、重大活动保电的安排指挥,还是重点工程、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,他仍总是第一个站出来,揽下活,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做好。
2018年8月初,南岸某片区因新建变电站原因,要有序停电。正是酷暑时节,听说要停电,部分用电客户情绪激动。
关键时刻,冯德伦又把任务揽了下来。他主动把自己电话公布在张贴栏内,接受该片区客户咨询。
那10多天里,他每天接听电话超100个。通过耐心地沟通解释,绝大部分群众表示理解和支持,停电期间,没有发生重大舆情和群访事件。
“完成任务,我自己也会高兴好几天。干我们这一行虽然苦累,但我乐在其中。”冯德伦总是说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,要让别人感到快乐。
抢险救援冲锋在前,完成任务后“哭了一场”
2013年4月20日,四川芦山发生7.0级地震。得知单位要组织抢险队赴灾区抢险救援,冯德伦第一时间要求参加抢险队。
当天晚上,25辆车、85人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在永川集结,冯德伦任副总指挥,带领队伍连夜赶往灾区。
凌晨2点,作为第一支赶到现场的电力抢险队伍,冯德伦带着大家马不停蹄地参与救援,为医院、自来水厂、受灾群众集中点应急保电。
每当遇到救援道路中断时,冯德伦还带头“手动抬车”通过。连续两天三夜没合眼的指挥救援,他的脚走肿了,腰椎间盘突出旧疾也发作了,他没吭一声。
在参与抢险救援的那7天里,余震、滚石不断,冯德伦和他带着的队伍在生死考验下,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任务。直到4月28日下午,85人、25辆车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“毫发无损”地凯旋。
“回到家后我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。”冯德伦说,所有的压力和辛苦,在那一刻得到释放。
“我希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”
甘于奉献、敢于拼搏的冯德伦,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“敬业奉献”中国好人等荣誉。
“一个人再能干,哪怕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!”冯德伦非常看重人才的培养和传承。他认为,企业要可持续长期发展,就需要一代比一代强。
2014年起,冯德伦兼任了公司张毅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,开始围绕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展身手。
牵头举办社会电工技能培训班,担任重庆大学、重庆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,为公司内外近千余单位做培训辅导……这些年来,冯德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培养优秀技能人才。
2017年7月的那个上午,在西藏电力公司QC培训班上,由于高反严重,冯德伦头疼得很厉害,但他还是强忍着,坚持上完课后才去诊所输液,下午又准时出现在培训课堂上。他说:“我希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。”
在冯德伦的带领下,张毅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荣获省部级管理创新奖22项、省部级及以上职工技术成果奖135项,获国家专利授权120项,培养出高级技师22人、技师92人,以及包括中华技能大奖、重庆市技术能手、重庆英才等各级优秀专家人才47人。